姚余栋:共享金融或将避免大规模金融危机

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全球峰会于4月19-21日在北京召开。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出席并演讲。

姚余栋围绕“共享金融”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共享金融”就是在金融资源的供需个体间,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构筑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实现金融资源的直接交易系统。通过共享金融和传统金融主体功能的比较,共享金融是去中介化的,但不一定是去中心化的。姚余栋同时直言,共享金融还有一个弊端,即具有期限转换和货币创造功能,资产价格由于流动性问题不能够充分得到体现。

央行金融研究所曾提出了“第四次迁徙”的概念,认为人类正在向虚拟空间迁徙,而虚拟空间为共享金融提供了空间基础,移动互联和区块链技术为共享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共享经济的兴起使得共享金融的发展具有了现实可行性。“表现形式有网贷、众筹、供应链金融、相互保险、财富管理、金融基础设施的共享”,姚余栋称。

对于共享金融能够“去中心化”的观点,姚余栋不以为然,“经常听到很多人在谈到区块链时说‘去中心’,这个概念不准确,或者说没有预见到未来。如果说都不是中心,为什么有人愿意做区块链呢?一定有什么好处,这个好处就是它可能会成为区块链上的重要中心,或者关键点”。

在其看来,“共享金融”终究要有一个中心,它能分散风险、降低系统性风险,因为共享金融不需要中介进行匹配,增加了个体风险。“以前的风险可能集中在中介上,但以后可能需要个体来承担了”。姚余栋同时直言,共享金融还有一个弊端,即具有期限转换和货币创造功能,资产价格由于流动性问题不能够充分得到体现。

另一方面,姚余栋认为,共享金融的普惠性很强,能够更好的服务长尾需求,“资本金相对较少,可以更好的进行穿透,个性化的服务”。其认为,共享金融和传统金融合作,融合发展是最好的。

姚余栋认为,共享金融与传统金融正在进行再平衡,以发挥共享金融中分散化、个体承担较多风险的优势,降低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共享金融将来有可能使我们不再有金融危机。但它对个体承担风险的要求是比较多的,所以从投资的适当性上要求是很严格的,不是什么人都能承担起这样的风险”。

此外,他还表示,传统金融应该向平台转移,淡化中介色彩。促使金融参与者对共享金融的认知和适应,实现融合共生。


相关推荐

X
提示

error

确定

error

X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交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