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成本过高导致中国普惠金融供给缺乏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昨日在《普惠金融的中国实践:技术驱动变革》报告发布会上表示,普惠金融要成为可持续的金融活动,需要遵循金融活动的一些基本逻辑。需求有可持续,盈利有可持续,不可持续的话它就很难吸引足够多的资源来进入这个领域,让更多的人受惠。

如果商业不可持续就很难做成更大范围的客户受益的商业模式,所以怎么样能够让普惠金融这个金融服务通过运用特定的产品,拓展特定的客户,运用特定的商业模式,让更多的客户在进入金融服务的时候是收益可以覆盖成本的,成本就包括运营的成本和信用的成本。普惠金融一直供给比较缺乏的原因,主要就在于他提供服务的成本比较高。

巴曙松认为,中国缺金融机构吗?在传统的金融领域里边根本不缺。工农中建股份制银行有遍布城乡的广大网络,在这些银行长期服务的群体里面,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所以按照这个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这个客户群体去做的业务拓展非常不容。按照这些模式并不缺,缺的是覆盖新的客户,用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来提升金融资源配制效率的这样的机构。

对于近期互联网金融行业爆发的风险案件,巴曙松认为,概念的形成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总结,这些问题其实恰恰也暴露了在能力建设阶段,专业积累阶段的一些需要关注的重点。比如说主体的资质参差不齐,有些用的是P2P网络借贷公司的外壳来做民间借贷业务,来规避借贷利率管制和市场准入的制度。部分公司信息披露的不规范,发布虚假的标的,对借款标的没有尽到审查调查的义务,提供的交易集中度这些业务数据不全面。

此外,他还提醒,前一阶段大规模涌现的普惠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时候恰恰是经济还是上行期,使用的这些风险模型也是有上行期的客户行为和经济数据基础上来建立的,存在着对于信贷风险的集中释放,经济下行,经济转型期在消化过剩产能,在去杠杆去库存所面临的风险释放过程的数据不足。从外部困境来看,从监管角度来看,监管冲击和监管真空并存,目前还没有主导互联网金融行业实现一个制度化、有序化发展的监管部门,现有的监管因为监管对象跨行业,跨多个金融业务领域,所以存在着监管竞争和监管的真空。同时社会征信体系也不健全,央行做了一些努力,批准了八家民营的个人征信机构运营,但是总体看对于普惠金融机构所提出来的征信需求看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使得信用体系还不健全,道德风险比较高,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报告的联合发布方宜信公司CEO唐宁认为,普惠金融在国际上的实践是从小额信贷开始的,这是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普惠金融不等于小额信贷,还包括面向目标人群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包括存款、理财、支付、保险等。而服务的客群,则应面向未被传统金融服务所覆盖的人群提供服务,这是普惠金融和传统金融很不同的地方。

他认为,普惠金融的商业模式一定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因为在中国基础设施还处于早期阶段,而且真正管用的个人信用数据非常缺失。很多互联网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证,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大数据单独用不灵,有一大堆数据,有一大堆社交数据,如果就用这个数据开展业务要能好的话,不是挺好的吗,但是实践出真知,不可以。

唐宁也期待接入央行主导的征信体系,因为整个行业一人多贷、多头负债的风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数据共享、信息实时分享机制的话,所蕴含的信用风险还是令人非常关注、非常担忧的。


相关推荐

X
提示

error

确定

error

X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交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