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疯狂”想法救了企业一命,如何拥有这种“超能力”?

10年前,从美国掀起的金融海啸蔓延全球。在这次危机中,以纸媒为代表的传媒业也未能幸免,包括《西雅图邮报》在内的诸多主流报刊消失,甚至连久经商场的巴菲特都发出“报业正在衰落”的感慨。然而,在这场持续至今的衰落大潮中,有一家传媒巨头却安然无恙,从容活了下来。

这就是汤森路透集团的前身,总部设在加拿大的汤姆森集团(The Thomson Corporation)。汤姆森集团的主营业务是地区性报纸及专业刊物,商业版图遍及美国,加拿大和英国,早在1997年,集团收入就已高达88亿美元,经营状况良好,利润丰厚。就在一切都看似完美无缺时,集团CEO理查德·哈林顿反而发起愁来。

哈林顿认为,汤姆森集团的未来非但算不上光明,甚至危机重重。他有充足的理由担忧:当时,经济周期的起落对报纸收入影响非常大,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用户的阅读习惯,报纸历来的广告模式,会不会因此被改变?哈林顿思路开阔,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极强的洞察力,他敏锐的意识到,有什么将要发生了。

预估到风险后,哈林顿依然迅速做出大胆决定:彻底退出报纸业务。他认为,公司的未来在于以现有的专业出版为基础,以电子出版为手段,为客户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在当时,哈林顿的这个想法可谓疯狂,但更加疯狂的是,他毫不迟疑的找到汤姆森勋爵,说服这位集团掌门放弃当时全球最大的报纸连锁业务。幸运的是,勋爵本人也是一位有胆有识的领导人,他认同了哈林顿的判断,并对转型方略给予大力支持。

哈林顿的前瞻性眼光和主动积极的态度,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关键基础。几年时间里,汤姆森集团大举进军电子出版,收购了200多家公司用于打造战略版图,还将多家子公司加以整合,完成了数字革命的华丽转身。2008年,汤姆森以170亿美元收购“百年老店”路透社,成立汤森路透集团,成为全球三大资讯提供商之一。

而同行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当时正值金融危机,为了扭转颓势,有些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同业收购,结果导致债台高筑。曾经拥有多家美国日报的奈特里德公司已然销声匿迹,其他报业公司则仍在为如何盈利而苦苦挣扎,即便是声名显赫的《纽约时报》也是江河日下。可以说,早在风暴还在远方酝酿时,如果哈林顿没有足够的预判力,缺乏主动出击的勇气,很难说在这场危机中,汤姆森有多少胜算走出旋涡。

对决策者来说,主动出击是一种魄力,更是一种能力。而依靠顶级智囊的专业指导,无疑是让出击有效落地,从而引领变革,赢得胜利的一大法门。

840.png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相关推荐

X
提示

error

确定

error

X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交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