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间定了,就在5月! 近20年A股两会行情这样走

据新华社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9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主席会议日前在京召开。会议建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5月21日在北京召开。


全国“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期间将商讨重要的政治、民生、教育等问题,“两会”中的很多议题和对行业的利好也会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


✔ “两会”是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共商国是的平台,国家的各项大政方针都可能在此期间讨论,这将决定国家经济决策的大方向,整体上可能会提振市场人气和热情。


✔ “两会”是各项政策和产业规划的密集讨论期,与此相关的主题和概念股受此利好,在资本市场通常会有好的表现,而以题材股和概念股集中的创业板更是容易产生投资机会。


✔ 投资更多的是炒预期,“两会”是每年重大的政策预期期,各类投资者会参考国家大政方针和产业政策的方向,对投资方向进行规划和布局,这对资本市场会产生重要影响。


今年以来,新基建成为政府重点推广的方向,市场普遍预计新老基建将成为重要议题,进一步释放利好。此外,抗疫特别国债备受关注,相关投资方向值得关注。


历年两会行情怎么走?


通过对自2000年以来的历次两会前一个月、两会期间以及两会后一个月的市场表现进行分析,发现历次两会前后市场都是涨多跌少,而两会期间则呈现摇摆不定的特征。


过去二十年两会期间大盘走势如下:


其中:两会召开前一个月,上证综指取得正收益的有17次,占比高达85%;两会结束后一个月,上证综指取得正收益的也有15次,占比为75%。


从经济特征上看,发现往往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反映到企业盈利上的阶段性触底)时,两会的召开往往会给市场带来积极的影响。


从政策信号具体方向的延续性上看,一般两会的政策目标都会延续上一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他部委的重要会议提及的重点目标,市场的板块表现也很好地体现了当年的政策信号。


2020年两会,与历史上出现“两会行情”的年份一样,具备经济压力加大+政策约束放松这一最佳组合。根据历史经验,此前的政治局会议和常委会议已经确立了本次两会的基调大概率偏向宽松,同时投资+消费+要素改革的基本主线已经明晰,这一点市场已经开始反映,后续更多关注是否有超预期政策的落地。


目前的主要政策信号主要包括:


(1)这次的政策对冲消费与投资并重,与2002年相似但有所不同:消费重在线下消费,同时适当增加会共消费;投资重在基建而非地产,基建中包括新旧基建。


(2)目前关于消费的刺激政策还只是局限于消费券的发放。


(3)发改委再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确定政策发力的方向:信息基拙设施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4)国常会确立旧基建主要发力方向: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5)国常会部署采取有力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大对贫困人口、低保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帮扶力度。


机构强烈看好新老基建和消费


开源证券认为,从板块来看,可以在两会召开之前继续布局:


第一,相较长期收入预期,人口回流才是短期消费复苏的重要变量,人口回流趋势已经伴随管制放开而十分明显,消费政策将会加大消费板块的在复苏下的弹性:食品饮料(首推白酒)、家电、汽车和商贸零售;


第二,受益于传统基建发力而当前估值隐含极低增长率预期的建筑、建材;


第三,新基建投资将逐步聚焦5G为代表的信息基建领域,推荐:通信。


国泰君安认为,老基建或将喜提增量资金,一季度盈利探底困境下将迎政策面密集催化。预计两会将逐步落实中央与地方预算,进一步确定基建规模。尽管今年公共财政支出恐难以提供增量,但是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和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都将为老基建注入增量资金,基建增速10%以上可期。


板块之中,中下游优于上游。另外伴随消费券全面上线、消费刺激政策落地,两会广义财政对冲或达6-8个点,消费盈利下行有望进一步平缓。


国金证券认为,基建发力和消费回补是本轮提振内需的两架马车,两会召开后基建或将明显提速,刺激消费成为各地政府的先手棋。


围绕内需布局两条主线:


1)基建相关的建材、建筑、机械等。预计在两会召开后,政策目标将逐渐明确,基建投资或将明显提速,建材、建筑和机械等基建相关的行业将受益于基建投资扩张;


2)受益于消费回补政策的商贸、休闲、食品饮料。目前来看,刺激消费政策成为各级政府提振经济的先手棋,部委和地方多个层面均出台了刺激消费等政策,比如上海市推出购物节、杭州等多地发放消费券。此前疫情冲击比较大的消费类行业,如商贸、休闲和食品饮料等,后续将迎来景气反转。


新时代证券认为,近期市场关注焦点在两会,现在可以确定的是,稳增长政策一定会有,货币宽松也一定会维持,但是关键分歧是力度。


新基建更多是长期的影响,短期经济回升需要依赖可选消费、老基建和房地产,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到房住不炒,所以后续可以期待的政策主要是来自可选消费和老基建。对指数的影响大概率很难在左侧出现,我们倾向于认为,指数层面,当下不宜追涨,等待更好的机会,等待政策的右侧或经济复工力度的超预期。


来源:证券时报、新华社


相关推荐

X
提示

error

确定

error

X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交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