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将LOVE留在全球街头的艺术大师,最后却被男看护卷走了遗产?

如果你热爱旅行,应该在全世界很多城市看到过这样的LOVE:


纽约曼哈顿街头·LOVE标志


伦敦街头·LOVE


耶路撒冷·希伯来文的《爱》


在全世界十多个城市,都有这样的LOVE。有人认为,《LOVE》比蒙娜丽莎还有名……


而创作它的人,就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英雄”罗伯特-印第安纳(Robert Indiana)。 


80岁时的罗伯特·印第安纳,照片拍摄于2009年5月14日(AP Photo/Pat Wellenbach


2018年5月,罗伯特·印第安纳因呼吸衰竭辞世,享年89岁。全世界热爱艺术的人们都遗憾不已。


然后,就在大师去世一年之后,一则和他有关的新闻将其送上了艺术圈的热搜。就在这几日,外媒爆出,波普艺术大师钱财被侵吞。



印第安纳的遗产执行人詹姆斯·布兰南(James Brannan)起诉艺术家的看护人杰米·托马斯(Jamie Thomas)在其晚年接近失明的状况下,私吞了其大约110万美元的遗产以及艺术品,并且让他居住在脏乱困窘的环境中。


什么是遗产执行人?


就是有权处理当事人身后遗产的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也可以是当事人指定的其他人。总而言之,詹姆斯·布兰南应该是艺术家比较亲近的人,如果不是家人,也是很信任的人。


看护人托马斯是干嘛的?


简单点理解,他是男保姆。


印第安纳于2013年起雇佣托马斯,每周支付1000美元,负责料理他的三餐等等托马斯在今年7月时提起诉讼,要求200万美元的看护费。


你可以将这个案子设想为男保姆要求家属支付巨额看护费,家属也不是吃素的,反戈一击,告了男保姆私吞艺术家的遗产。


这不由得不让人想起,南怀瑾大师的遗产纠纷案。同样是文化大师,同样是遗产执行人和生前看护人之间的互撕。


和罗伯特·印第安纳一样,南怀瑾大师人生最后一段时间和弟子李氏家族住在一起,但是大师去世之后,从法律上,他的子女南氏家族才是法定继承人+遗产执行人。


于是,两边就争了起来,光是打官司就打了7年。更加骇人听闻的是:他的子女们还昭告天下,大师遗产还不翼而飞。


波普大师的故事给我们的教训


曾经被视为美国平民英雄的大师,在人生暮年却晚景凄凉。如果真如传闻那样,看护人拿钱却不精心照料,控制无助的老人,还私吞老人财产。这位老人最后的日子可想而知是何等凄凉。


波普大师的经历给了我们三大启示:


① 谨慎选择看护人


人生暮年,罗伯特·印第安纳大师接近失明,失去自由行动力,看护人打着他的名号行事,并限制他和外界联系。这也是很多老人的共同困境: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此时他只能依赖看护人,并极度容易陷入控制。


对于当事人来说,一定要选择一个可靠的看护人。而且,如有必要,应该为老人选择多个看护人,避免出现被单一看护人控制的情况。对于亲属来说,应该抽出时间多多陪伴老人,并对看护人实时监督。


② 做好收藏性财产的公证和保护


罗伯特·印第安纳大师的遗产大多是艺术财产。除了大师本人,估计外人也不是很清楚到底有哪些、有多少。这就是收藏性财产的弊端了,财产太具私密性,法院取证非常难。不像银行财产,其实是透明的。


如果生前就将财产公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遗产不知所踪。生前财产有多少,身后财产有多少,清单一对,一目了然,谁也别想赖。


而如果想要更好地保护财产,则可以借助他力。如果大师将这些人类瑰宝转移到家族信托里,并对身后的受益人作出安排。这样一来,帮助设立家族信托的信托机构或者律所便成为信托的保护人,对这份财产有保全职责,断然不会纵容保姆私吞和转移财产的情况发生。


③ 在遗产继承上早做准备


罗伯特·印第安纳大师的遗产被看护人私吞、转移,也对高净值人士的遗产安排作了一个提醒:一定要早作安排。


无论是遗嘱、人寿保险还是家族信托,都是提前安排。做,总比不做要好得多。当然,具体怎么做,还需要专业机构诊断号脉之后出具一个完整的方案来按步执行。



相关推荐

X
提示

error

确定

error

X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交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