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门槛低、收益却还不错的基金比较火热,受到很多投资者的青睐。目前,市面上的公募基金数量多达数千只,想要选对一只基金,真的如大海捞针一般。那么对于广大基民来说,尤其是小白投资者,应该关注哪些参考指标呢?今天,星小妹就给大家说说最大回撤率和夏普比率!
最大回撤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换句话说,就是私募基金净值曲线从峰顶到谷底最大跌幅。
看了半天,是不是还是没理解?
没关系,举个栗子就清楚了。
什么是最大回撤率?
二傻村的村长购买了一款“加加石产业混合ABCDD基金”(不是那个基金哈)
村长买的时候,基金净值是1元;
因为基金经理的强大眼光,没过多久,基金净值就出现大涨,一口气就涨到了5.5元;
这时,村里的二混子看到这款基金收益率真的不错,二话不说,赶紧上车,决定高位买入;
没想到这时疫情来了,基金持仓的产业大多都和服务业相关,还有部分原料加工产业,都受到疫情管控的影响,产业发展不太景气,基金净值也瞬间跌到1.1元。
此时此刻,村长的盈利就是(1.1-1)/1=10%;
此时此刻,二混子的盈利则是(1.1-5.5)/5.5=-80%;
那么,过去这段时间中,这款“加加石基金”的最大回撤即是80%。
在投资中,大幅度的回撤是复利的杀手,基金跌得越深,涨回来就越难,持有回撤较大基金的过程对心态不好的投资者来说是痛苦的。
最大回撤率不是选择基金的唯一标准
除了最大回撤率之外,基金选择的指标有很多。比如夏普比率。
夏普比率可以理解为风险调整后的收益,衡量的是每承受1单位的风险,会产生多少超额报酬。既然落脚点在回报上,我们当然希望同样的风险,能获得更高的回报;或者说当回报相同时,风险更小。
夏普比率=(预期收益率 - 无风险利率)/投资组合标准差*100%
没看懂?没事,还用刚才的例子解释。
村长这回买了“西方川普大产业组合型基金”。投资组合的预期回报是15%,标准差是10%。
等等,标准差又是什么鬼?
标准差就是方差的开根……(别,先别动手,听小妹慢慢说)
方差=基金1权重*(基金1的收益-平均收益)^2+基金2权重*(基金2收益-平均收益)^2,然后一直+到最后一个基金组合的小括号的二次方。
标准差就是在上面那一大堆的东西加到一起后,把结果开个根……它的数值越大,基金的波动就越大,投资风险就越高!
其实,现在很多基金网站上都会在风险评估中列出组合型基金的标准差,直接使用就可以了。如果实在不懂,可以咨询您的专属理财师。
现在我们再回到刚才夏普比率的问题上。
夏普比率=(预期收益率 - 无风险利率)/投资组合标准差*100%
无风险利率就相当于国债的回报率(国债并非真的无风险,而是风险极低),假如国债的回报是3%,而村长的投资组合预期回报是15%,标准差是10%,
那么用15%-10%,可以得出5%(代表他超出无风险投资的回报),然后再用5/10=0.5,代表投资者风险每增长1%,换来的是0.5%的多余收益。
夏普比率并非按数值大小来评选基金的,举个栗子,
1.村长的基金在一年获得了10%的收益,他承担了1%的风险;
2.二混子的基金在一年获得了12%的收益,他承担了1.5%风险;
这两个谁更好?按收益来说,肯定这回是二混子完胜村长,可实际上呢?
实际上,和村长相比,二混子所承担的风险和获得的收益明显不对等,并不是笔很划算的买卖。
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最大回撤率和夏普比率并不能作为最重要的基金筛选指标,选择基金是个技术活,最好还是找专业的人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