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干预汇市
事件:4月12日晚,香港金管局累计两次买进32.58亿港元(卖出4.15亿美元),为2005年推出优化措施并实行汇率双向兑换保证以来的首次类似行为。
观点总结:
最近数周,资金流出香港有加快的迹象,港元持续处于贬值压力下,并接近每1美元兑7.85港币的边界值。香港金融管理局自2005年开始,将港币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区间确定在每1美元兑7.75~7.85港币。在联系汇率机制下,当港币触发了金管局1美元兑7.85港币的‘弱方兑换保证’时,香港金管局有需要买入港元卖出美元来保证港币不会进一步走弱。
此举降低港币货币基数,对利率构成上行压力,帮助遏制资本流出。这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在美联储利率正常化下、香港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下的正常操作,亦是香港利率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美联储自2015年12月起共加息150个基点,美元3个月伦敦银行同业拆息(LIBOR)从约0.3%明显上升至最新的2.34%;同期港元银行同业拆息(HIBOR)从0.3-0.4%仅上升至1.17%, 导致美元与港元的利差持续扩大至约117个基点,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值,利差扩大给港元带来了贬值压力。
香港银行体系资金规模仍然处于非常高的水平,有助减缓HIBOR上行压力。自 2008 年金融海啸后,高达 1300 亿美元资金流入香港。尽管曾经出现如欧债危机等事件,但资金并没有大量流出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金额亦从金融海啸前的约 30 亿港元大幅增加至当前的 1798 亿港元(当中金管局曾经发行票据以吸收额外的流动性),市场资金非常充裕。充足的资金有助缓和利率波动性,减低 HIBOR 在短时间内大幅飊升的可能。事实上,如非近年金管局持续增发外汇基金票据,银行体系的资金规模将较现在的更大,HIBOR亦会处于更低水平。
我们预料未来一段时间内,港币仍会继续处于弱势。一方面美国继续加息,另一方面由于香港银行体系资金仍然非常充裕,港元利率升幅将会慢于美元利率升幅,美元与港币的利差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或进一步扩大。香港金管局或会有更多干预汇市的举动。另外,美国税改下调美国企业汇回海外利润的税率,亦会逐步引发美资企业换汇的安排,增加美元需求。
我们之前论述过,随着美国持续加息,会增加短期限、高信用等级的短期美元现金管理类资产(如美元宝)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美元和港币利差的扩大,也会增加这类产品在香港市场的配置价值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