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确定
  • 取消

瑞承首页 登录 注册

关于我们 媒体报道

宜信启动战略转型:从P2P转型财富管理

2016-06-1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 新浪微博
  2. 微信
  3. 空间
  4. 分享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一份宜信唐宁公开信显示,宜信的战略目标已经悄然从P2P转型为财富管理。

唐宁透露,由于风险定价的原因,部分宜信的借款人的借款成本高达20%-30%。而宜人贷的ABCD四个信用级别,现在仍以D类借款为主,但ABC类借款逐渐越来越多。

对此,哈佛商学院的Michael Chu教授对唐宁表示,较高的信用成本是早期信用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没有市场化的小额信贷机构,仅仅依靠非正规的民间融资,资金成本会更高出许多,借款人甚至无法获得资金,在这种情况下,资金成本实际上是无穷大的。而随着信用市场不断完善,信用评分体系建立起来,征信局有效提供服务,整个社会的资金获取成本会不断下降。

宜信财富全球资产配置专家委员会于2016年4月开发生成了千万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黄金组合:1000万中的20%配置到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20%配置到资本市场投资母基金,20%配置到房地产投资母基金,10%配置到保险保障类产品,30%配置到固定收益及现金类产品。

更为广大的中产阶层资产配置是更大的挑战。因为可投资资产相对少,可利用的金融工具、配置的金融产品也少。

美国有“10万美元困境”的说法:可投资资产在10万美元水平的中产阶层不可能通过传统的方式来服务,财富管理机构通过理财规划师服务这个人群是不经济的,不可持续的。

对此,宜信财富于2016年5月推出智能理财平台投米RA,从此机器人投顾将会基于大数据技术和机器算法,为广大理财者提供全球化、多资产类别、个性化、低成本、实时监控、动态调整的资产组合。

相关推荐

  • 宜信母基金管理合伙人廖俊霞:FOF可明显降低投资风险

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6237号-4 CreditEase©2020 版权所有 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X
提示

error

确定

error

X
温馨提示

确定取消交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