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报告—贸易摩擦在短期进一步提升
事件:继3月8日签署对钢铝的关税后,基于“301调查”的结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在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对500-600亿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并将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15天内提出建议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并征询公众30天。
观点总结:
特朗普对华关税和潜在出台的限制中国投资美国高科技行业的政策,短期内,对中、美经济增长均有不利,中期来看,预期影响可控。
消息一出,以美股为先,全球股市一夜血流成河,单一策略无力招架,对冲、分散多策略在此时凸显其资产稳定器的强力作用。在今年美国市场的多事之秋,宜信财富的量化多策略组合、不同策略的基金伙伴,以正回报、甚至超过15%的累积收益,稳稳对抗美股迄今 -3.5%的市场回报。
长期地看,我们预期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加强,更多行业对美国放开,两国的贸易, 投资等经济纽带将更为增强(而不是减弱),中国投资美国高新技术行业的上行趋势不改。较长期限的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私募基金的良好前景不改。同时拥有人民币和美元私募股权母基金,让宜信财富的投资者安心享有双币种、全地域投资国内和全球科技市场的独特优势。
在重大事件频出、波动性持续加剧的环境下,避险资产和现金的吸引力也明显加大,长期投资会让投资者更安心应变。特朗普政策还未落地,具体效应也待谈判后续逐步显现,我们将紧密关注。
我们的分析主要聚焦以下六个方面:
I.“301条款”报告到底是什么? 它的由来、结论和建议采取的行动。
由来: “301条款”报告是特朗普签署的备忘录的依据。这个由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于3月22号公布的报告长达215页。“301条款”的全称是“依据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开展关于中国政府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创新等领域的实践、政策和做法调查的结果” 报告。它在特朗普总统要求下,USTR自2017年8月就开始深入展开调查。
关于调查的初衷,当时USTR表示将针对以下四个方面的行为进行调查:
1.中国政府是否利用工具控制或干预美国企业在中国的运营,以便将技术和知识产权转让给中国企业;
2.中国政府是否剥夺了美企在进行技术相关谈判时制定市场基础条款的权利;
3.在中企通过收购美企获得尖端技术及知识产权时,中国政府是否有欠公平地促进投资或收购;
4.中国政府是否进行或支持了未经授权入侵美国商业计算机网络窃取美国知识产权、商业机密的行为,而这一行为是否又损害了美企,或为中企提供了竞争优势。
报告主要结论:中国政府指导和不公平地促进中国公司投资和收购美国公司和资产,以获得尖端技术和知识产权,并在被视为重要的国家企业中大规模地转让技术;中国强制在华美企转让技术和技术知识给其在华的合资伙伴和竞争对手;中国政府不公平和扭曲市场,导致中国企业在这些行业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而美国的市场份额则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中有所下降。。
国会听证会上,USTR代表莱特希泽也表示,301调查发现美国遭遇中国知识产权盗窃是个非常严重问题。当中包括 1,中国当局迫使在华企业转让技术,只要企业想在中国开展业务,就必须就范;2,USTR通过对信息科技行业技术转让方式的分析,发现美企在华以低于实际经济价值转让技术授权;3,中国当局有计划地、透过国家资助数百亿美元在购买美国技术。因此,莱特希泽表示,针对中国盗窃技术,USTR建议对中国实施关税制裁和投资限制。
USTR提出采取3个行动:
1.美国对于特定的中国商品出口征收关税;
2.特朗普希望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中国的歧视性技术许可问题;
3.美国财政部将提出限制中国投资美国敏感的技术行业。
USTR表示,将针对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制造战略计划中将主要发展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覆盖十大高科技产业,其中包括航空产品、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等。并采取措施限制中国投资,以反映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II.特朗普此次针对中国关税政策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特朗普总统对中国商品的这个关税政策不会只停留于贸易,实质是落脚在知识产权侵权方面,以维护美国在科技领域的、以及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
当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一直是政客拿来大做文章的事情。 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时也承诺“要求与全球各国进行更公平的贸易协议”,获得了许多支持者。他在2016年竞选总统时,特别针对中美贸易不对等关系大加抨击。他曾表示美国正处于困境之中,而中国在贸易方面扼杀美国,甚至抱怨中国偷走美国的就业机会,而他要带领美国击败中国。他当时亦表示自己是个很强的谈判者。当前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本上是按照一年半前竞选主张的剧本进行,为的是今年11月的中期选举,以证明他是言出必行。
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对中国商品大幅征关税是“301条款”报告结果的直接产物。这个报告是美国商务部基于这个条款开展的关于中国政府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创新等领域的实践、政策和做法调查的结果。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时的发言环节中,解释了301条款是赋予总统在贸易伙伴有不公平行为、政策或做法的某些情况下纠正行为的一种权利。莱特希泽指出,这个不公平行为针对的是在技术领域发生的不公平行为。他说“科技是对美国经济最重要的部分”和“科技是未来美国经济的中坚力量”。“301调查”发现实际上中国确实有强制技术转让的政策; 支持以低于实际价值转让的国家资本主义,其中他们以非经济方式进入美国购买技术; 最后是网络盗窃。
III.后续,特朗普有进一步制造更多贸易壁垒和投资限制的可能。
这次在3月22日备忘录和讲话中,白宫没有提供有关如何推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对中国歧视性技术许可做法的详细情况。如果美国在WTO争端解决机制取得成功,而同时中国又拒绝撤回措施,美国便可以有更多理由对中国更多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不仅如此,特朗普总统也指示了财政部在60天内(2018年5月21日)提出限制中国投资美国敏感的技术行业的建议。这里有2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原因:
1.要求财政部(同样负责监督美国现有的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审查在美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投资流程),提出超出现有CFIUS权力机构审查中国投资的措施。由此可见,这可能不单是简单审查和阻止现有外资投资美国企业的行为(如CFIUS目前的做法),更可能包括连结美国和中国公司以及美国以外投资者之间,和包括美企在华的建议投资;
2.不定义“敏感的技术行业”,让美国财政部有更多空间,以涵盖消费品和一系列通常不被视为对美国国防或重要产品和技术的交易,但却确保美企在各个行业的技术优势竞争中发挥作用。
IV.特朗普提议的关税对美国、中国经济的影响
市场在特朗普的政策出台后,避险情绪加剧,股市大跌,债市暴涨。上周五标普500指数下跌2.5%,较前一周下跌近4%;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从上周峰点的2.36%和2.93%下跌约10个和13个基点至2.26%和2.80%;美元指数亦下跌至89.6,较前一周跌0.7%。亚洲区股市上周五亦明显受压,国内A股和港股分别大幅下跌超过3-4%,区内其他股市的降幅则约1-2%。
市场的负面反应表达出一个较为普遍的观点:贸易保护政策对于全球经济和通胀都将带来负面影响。对美国而言,虽然说对某些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会利好本国的相应行业,但对相关的下游行业和广大的消费者而言,则会造成成本抬升和利益损害。同时,市场也担忧,美国的行为会招致他国的报复行为,加剧国际间的贸易紧张,甚至使得贸易战成为可能,使得市场参与者得风险偏好降低。贸易摩擦的提升将会增加资本市场的波动性。
之前美国提出钢铝关税,受彭博社调查的35位经济学家中,大约三分之二预计特朗普签署的钢铝关税计划将导致就业人数小幅下降,美国经济增长也会小幅下滑(摩根士丹利和巴克莱分别估计,钢铝关税对美国GDP的影响约在0.2个百分点)。这次,对中国的关税政策也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下行压力。
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花旗银行认为,若美国对600亿美元中国进口产品征收45%关税,将使中国GDP增长减慢0.23个百分点。
如果说演变成贸易战或者投资壁垒,对包括美国在内的经济体和金融市场将会带来更大的打击。
V.目前来看,中美乃至更大范围内的贸易摩擦会升温,但贸易战不太可能全面爆发。
除了美国,大多数国家还是支持自由贸易,未来的摩擦升温可能主要来自美国主导的针对中国的行为。
1.贸易战不太可能是特朗普的最终诉求,更可能是谈判的筹码。
特朗普是欢迎谈判和交易的。特朗普的发言中多次出现“交易(deal)”和“谈判”的字眼。他提到“不公平的贸易”,“有一个巨大的知识产权盗窃案正在进行”,以及“我们非常认真地对待它”。同时,特朗普也说到“我相信,在很多情况下,或许所有情况下,我们都会通过谈判达成一个交易”。特朗普明确表示,正在和中国方面沟通,正在进行一个大型谈判。现在动用301,也是为了给谈判中加些砝码。
2.就美国而言,由于选举和政党政治的制衡,特朗普政府不可能忽略美国消费者的利益。美国政府明白贸易战爆发最终对美国家庭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因为美国从中国的商品进口普遍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如果美国对华全面征收惩罚性关税,最终只会导致美国消费者成本增加,加重通胀上行压力,进而引起消费者的不满,提高特朗普失去选票的风险。这是特朗普政府一直担忧的问题。
3.中美之间的贸易纽带十分紧密,双方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GDP合计占全球的40%,商品贸易合计占全球的20%以上。中美两国全面爆发贸易战只会造成双输局面。正如IMF总裁拉加德警告称,全球贸易冲突可能会破坏多年来全球最广泛的经济复苏。
4.美国对华的最大忧虑是中国在科学技术上和军事的赶超,而非商品贸易方面。因此,这次征税或限制投资,皆是指向高新科技、航空产品和信息技术等,而非主要对中国贸易逆差的家庭日常用品。
5.中国也有反制手段、杀手锏。对中国从美国大量进口的包括黄豆在内的农产品、飞机和汽车等等进行惩罚性关税,或限制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代表这些产业的团体有很大的游说势力,会给特朗普带来大的压力。
6.相对于特朗普的高调,中方的反馈还是很克制。中国商务部稍后在3月23日表示将对来自美国、总价值约为30亿美元的128种产品征收额外关税,如坚果,葡萄酒和猪肉等。这个反制仅仅是对之前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的反应,截止目前为止,中方还未对美国欲对中国500~600亿美元商品征关税做出反应。 同时呢,3月23日的声明中,商务部提到,中方敦促美方尽快解决中方的关切,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双方的分歧,避免对中美合作大局造成损害。
VI.当前可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
征高额关税,以及美国财政部稍后会出台的关于限制中国投资美国敏感的技术行业,甚至显示某些美国资金投资中国,都将对中国高科技领域行业发展前景将产生负面作用,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中国不愿意看到贸易战或是投资壁垒。
从中国而言,除了做出反制举措外,中国可以从以下方向入手作为谈判的基础,几个可能的方向:
1.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2.继续开放消费品进口市场,使得经贸关系更为平衡地发展。
3.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扩大外资开放领域。在现在的情况下,可以走的快一点。
4.在服务业准入上放宽点。
5.加快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得民企、外企享受更为平等的经营环境。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s-statements/remarks-president-trump-signing-presidential-memorandum-targeting-chinas-economic-aggression/
以上链接是美国白宫网页上,特朗普在3月22日签订对中国关税备忘录时所作发言的原文链接。
- 上一篇 : 宜信财富宏观及市场点评—美联储如期加息
- 下一篇 : 宜信财富发布《2018年第二季度资产配置策略》